漫步者S1000评测

对于漫步者这个品牌,应该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国产音响品牌了,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脑,配了一套漫步者 2.1 的音响,看电影听歌玩游戏,要把低音炮开得嗡嗡轰头才觉得爽。从范特西听到了依然范特西,从剑侠情缘玩到了仙剑4,从小学用到了初中毕业这一套音响才光荣退休,从此漫步者在我心目中也留下了平价高质的印象。高中之后开始慢慢接触了更多的数码设备,MP3、MP4 耳机之类的开始略有了解,当时漫步者 H260 这款耳机被很多人热炒,当然被贴上的依然是性价比的标签。
直到后来听闻漫步者收购了很多人久闻其名未见其身的 STAX 公司,又体验了 M0PRO 之类的稍微有一些设计感的产品之后,才对漫步者的设计能力有了重新的认识。这次参加 Zealer 众测的产品是漫步者 S1000。大多数品牌都把S系列定位为高端系列,漫步者也不例外,距离漫步者上一次推出 S 系列的 2.0 音响已经快十年了,R 系列的 2.0 音响也从 R1000 到 R2000 价位从 200 到接近 1000 都有了,终于来了一发新的 S 系列旗舰,并且定价非常犀利只要 1098,与在售的惠威 M200MKII 的基础版(不带蓝牙)定价不相上下,性价比立分高下,看得出漫步者依然想打好一手实惠牌。好了不废话了,一起看看到底是不是够实惠吧。

开箱及外观

S1000 比我想象的要沉很多,我是从小区物业借了个购物车推回家的,还没拆箱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真心值啊(原谅我大妈超市买菜的心态)要知道1000块钱也就够买个中端耳机的价格,同样的价格弄了这么大的玩意儿回家,连带上包装啥的足足有三十多斤,唔,感觉棒棒的。
2
配件全家福包括:手感还不错的遥控器*1、光纤连接线*1、3.5mm-2RCA 音频线*1、主副音响连接线、说明书及售后服务卡,主副箱体的5PIN连接线质量很不错感觉很专业,RCA 线材比较普通,另外单独配置了一根光纤连接线,遥控器是个非常贴心实用的配件。
3
遥控器的质感还不错,要是材质做成金属的会更高一个档次,不过毕竟这对箱子也才千元露头,实在不应该苛求。但是要吐槽一下遥控器的左右按钮并不能控制歌曲的播放,反正我是没找到办法,无论我是蓝牙还是 PC 还是 AUX(条件限制没有测试光纤)、无论用系统自带播放器还是第三方播放器,左右都跟上下是一样的加减音量而不是控制上一曲下一曲。另外算鸡蛋里挑骨头吧,我觉得可能是为了让遥控器显得更简洁一些,把 PC/AUX、OPT/COX 音频源的切换按钮做到了一起但是标识音源的只有红、蓝、绿三个灯色,偶尔会给使用带来一小点儿困惑。在不改变遥控器设计的基础下,如果能做成组合灯色(绿为 PC,绿 蓝为 AUX,红为 OPT,红 蓝为 COX)或者将切换灯光闪烁频率设置成不一样的(切换 PC 闪一下,切换 AUX 连续闪五下,OPT/COX 同理),应该会更好一些。
4

音源指示灯 GIF 动图

5
6
从正面看 S1000 的造型非常的大气,用料相当扎实,木质侧板厚实,这也是为什么单个箱体质量超过 8kg 的原因。箱体整体打磨得非常细致,低调的哑光喷漆也非常棒,快赶上我的全单吉他的喷漆工艺了,薄而均匀。线条和轮廓也处理得非常好,没有丢 S 系列的范儿。透过面网扬声器单元清晰可见,葫芦造型的面网找不到任何粗制滥造的痕迹,在灯光下还有点金属材质的感觉 。
7

梯形侧面

8
S1000 箱体侧面看是梯形,正面有一个小仰角的设计,不规则的箱体结构除了有效减少驻波之外,更让整个箱体显得不死板,增添了几分灵气 。
9
俯视图
10
倒相管特写

倒相管处理得非常完美,据说采用了独创设计的连续曲率过渡高光工艺,(这高大上的词儿不知道是不是跟“智能设备表面高分子化合物平面处理”==“贴膜”一样)不过确实光滑平整,感觉像陶瓷材质一样,细节上体现品质。
11

背部接口及旋钮

S1000 提供的驳接方式相当丰富 AUX、PC、光纤、同轴一应俱全,除此之外还提供了蓝牙。能支持各种设备的正常驳接。音量调节的旋钮同时也是一个音源切换的按钮。高音低音旋钮提供了高低音的微调(真是微调,反正我感觉正负6 的区别并不像 EQ 调节器的调节那么夸张,我个人使用的感觉是调节到低音加4,高音加2 比较合适)
11

柔和的暖色灯光下,感觉这搭配温馨而惬意啊。(顺便安利一下最近刚看完的《黑客与画家》真是本程序猿们值得一读的好书)

主观听感评测

首先需要告诉大家,我并不是一名专业的发烧友因为之前在学校不方便使用音响,没有太多玩音响的经验,玩过一些耳机,也不是音频设备制造相关的从业人士,所以主观听感部分,只能稍作参考。
主观听感部分的评测我是放到最后做的,因为我觉得无论什么价位的音频设备,稍微煲一下应该更能真实的反应出水平,就像运动员跑步之前都应该好好舒展筋骨热热身一样。所以就自然使用了十天左右才开始做这部分评测。
使用这个价位的箱子我不知道大家会搭配什么音源设备,我个人觉得这并不是一个非常高端的HiFi级的箱子,千元这个价位应该是大多数普通用户也能承受得起的价位吧(如果真的想买个稍微好一些的音响的话),所以就直接使用了(其实是因为我没有 NB 的设备T_T)Mac Air 和 ThinkPad X250 的集成声卡、iPhone 6s 以及 iPad mini 进行测试(最后把我老掉牙的魅族 M3 也接上嚎了两嗓子)

曲目(为了方便测试所有设备上音频格式及码率均为 mp3@320kbps):

  1. 《渡口》
  2. 《加州旅馆 live》
  3. 《叶塞尼亚》
  4. 《Wonderful tonight (live)》
  5. 《矜持》
  • PC(MBA和ThinkPad X250区别很小,都属于不加修饰的中性输出,就放一起了):
    在不增加低频的情况下,《渡口》鼓声部分低频量相对于中高音来说略少(是相对中高频而言,能量是很足的毕竟尺寸和功率摆在那儿),低音加4 之后感觉恰到好处,下潜也很到位,上大功率的低音单元气魄很足。人声部分也还原得比较到位,加2高音后效果更棒(以下统一低音加4 高音加2)。细节表现力相较于耳机上也并没有我之前想象的那么差(前提是你有一个较为安静的听音环境)
    《加州旅馆》中的手鼓伴奏还原得非常棒,感觉手鼓伴奏就应该用音响来听。吉他音色展现的很棒,乐器的分离也很到位,多种乐器伴奏没有揉作一团。我个人感觉相当不错,就是少了几分耳机中听到的那种乐器定位很准确的感觉。整体还算不错。
    《叶塞尼亚》男声展现不错,距离感恰到好处,人声也足够细腻,赵鹏的声音是真心特别有磁性,S1000的男声表现力不俗。
    《Wonderful tonight》我选择了 One More Car,One More Rider 这张专辑中的 live 版本,长达 6:42 秒的这个版本是我觉得最棒的,尤其是后面的萨克斯和吉他即兴演奏真是超赞。整个曲子听下来感觉 S1000 素质很不错,曲子后半段相当考验设备素质,并且难能可贵的是就算音量调到很大也没有出现太多毛刺感,但也许是我音响摆放的位置不够理想,个人感觉稍显不足的是横向的声场不够开阔。
    《矜持》这首曲子中王菲的声音依然表现得相当不错,足够细腻,在女声的展现上找不出瑕疵。

  • 便携设备(iPhone 6s &iPadmini,特邀老掉牙的 MEIZU M3):
    移动设备相对而言音频输出的功率小一些,所以接到 AUX 上进行了测试,听感上与 PC 基本上能保持一致,但是感觉还是不如 PC 的饱满(也有可能是心理作用)。苹果家的调音是真心感觉不加修饰的,没有特点,也没有毛病。
    测试了一下蓝牙的连接,蓝牙的稳定性不错,比我之前用的 H3500 便携音箱稳定性强了不少,隔墙依然稳定。但是无论是我之前用的 H3500 还是 S1000,蓝牙连接相较于有线连接感觉音质都略有下降,看来音质和便捷依然是难两全的。好在 S1000 的音源切换相当方便,随时驳接蓝牙也非常方便,不过,如非必要建议还是用有线的好。
    最后用 M3 测试了一下,这玩意儿毕竟有比较重的音染,听起来数码味浓一些,听流行啥的还真比苹果系列舒服,属于重低音和高音弱中音的,但是听久了腻。驳接不同风格的播放器,S1000 的风格也有了明显的变化,如果有更多更好的设备的话,应该能玩的更有趣一些。

听感总结

无论是乐器还是人声,低频还是高频,在我的听音能力范围内实在是找不到太多缺点的,唯一的遗憾就是感觉横向声场不够宽,另外在安静的环境下不接任何音源的情况下,靠近音响仔细听能听到极其轻微的电流声(也许是我太吹毛求疵了,不知道这个价位电流声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)但是我个人感觉是完全能接受的。S1000 已经满足了我对千元出头价位的音响的所有期待。

总结

S1000 作为一款千元出头的音响,从做工到素质上我觉得都已经完全对得起价格了,毕竟在路边烤串都涨价到3块一串的消费水平下,1000 块真的并不是什么高攀不起的价格了。而 1000 块买到这样一款做工和素质都还算得上不错的音响,我觉得还是挺值的,尤其是和同价位的其他品牌比起来,S1000 的性价比相当高。
S1000 的外形和做工也挺不错,买来作为家具装饰书房或者电脑桌面都是很棒的选择。并且支持多种音源驳接也让它变得更加全能,就算是放在电视柜上依然能有不错的表现。从声音素质上来讲,S1000 应该能满足千元价位的期待,如果我要买一款 2.0 的书架音箱的话,S1000 一定是首选。

坚持原创技术分享,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